登录/注册
分享到

既然要热情拥抱ChatGPT,车企为何还要多一份冷静?

张贝2023-04-1215487浏览

放眼全球,当下最火的无疑非Open AI旗下的ChatGPT莫属。它不仅带动了整个AIGC产业迅猛发展,无论是传统的像微软、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很多新兴的科技新贵,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它甚至还可以将亿万使用AI工具的人打造成超级个体,帮助他们从零基础入门,利用AI大幅提升自己的生产力、创造力,并实现商业化。

在这个智能电动车时代,每一家车企深怕自己错过了这个风口,在ChatGPT受到高度关注伊始,就开始积极研究引入相关的产品。但究竟ChatGPT或者其他AIGC工具能给车企带来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ChatGPT自己的回答。

图片1.png 

 人机对话,是ChatGPT最大的使用场景

对于智能电动车来说,在智能座舱引入ChatGPT是时下可以看到的,最适合自己的场景。

图片2.png ChatGPT能够一改当前车机端语音控制功能上的不足。借助于ChatGPT,车机可以更好地与驾乘人员进行交流。一方面,其能够将车辆状态以及行驶相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驾驶员,提升驾驶体验;另外一方面,它也能够依赖云端更强大的算法来更好地识别用户语音控制的指令,精准实现各类控制。同时,ChatGPT背后的算法还能够分析用户的驾驶行为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驾驶行为,并给出驾驶建议。

此外,ChatGPT更加智能和博学,也可以帮助车机回答更多驾驶员的提问。当驾驶员并不了解某个车内的功能时,其就可以直接发问,而这个即使是苹果的Siri也不具备回复的能力;驾驶员甚至可以让ChatGPT来为自己规划行程,不仅不会错过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能避免很多前任走过的坑。

对于车企来说,ChatGPT也是一个很好的服务渠道。当用户遇到很多产品相关的问题,ChatGPT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回复,同时也能够引导客户发掘很多潜在的问题。同时,车企也可以将自己的售后相关的优惠活动在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帮助客户了解即将到来的维修或者保养的价格,让用户能够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决策,实现车企和用户之间的双赢。同时,车企也可以尝试基于ChatGPT来构建自己的智能诊断系统,通过读取整车控制器上的数据,来远程识别或者协助工程师识别并解决相关问题。

在国内一众车企中,引入ChatGPT的案例并不多。但是中国版的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却在发布伊始,收获了不少车企抛出的橄榄枝。包括长安、集度、吉利、岚图、红旗、长城、东风日产、爱驰、零跑、海马等多家车企已经对外官宣,将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进行内测。百度自身,也着手将“文心一言”与搜索、智能云、Apollo 自动驾驶、小度智能设备等进行整合。各方发力的重点,也基本都是在智能座舱上。

图片3.png 

 自动驾驶,短期内恐难以借到ChatGPT的光

相比于人车对话,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大了很多。

图片4.png 

无论是在电脑上将问题输入到ChatGPT的对话框中,还是在车机系统上直接说出各种问题,ChatGPT本身给出的答案更多只有好坏之分,但却没有对错之说。而自动驾驶,虽然在本质上和ChatGPT一样都是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但是其一旦犯错,给整车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就有可能导致车祸的发生。

目前,ChatGPT的确人工智能程度非常高,能够给到用户非常高质量的回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ChatGPT目前是大量依赖英伟达的芯片在云端给出的巨大算力。在云端,OpenAI可以布置1万块英伟达的A100芯片,让ChatGPT能够在全球资源库中快速搜索最正确的答案并持续优化自己的回复。而这样的算力环境和条件,是整车这个环境所没有办法提供的。无论从算力,还是从电池能源供给以及系统的散热都决定了整车没有办法部署ChatGPT这样的模型并进行如此大量的计算。

图片5.png 

此外,我们也想说,ChatGPT更多还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处理能力;而自动驾驶更多还是对于图形、图像这样的数据处理能力。两者在处理数据的类型上存在本质的不同。如何将ChatGPT赋能自动驾驶,包括四维、均胜等公司也都在研究中,是否能够真正赋能,还存在很大变数。曾经也有专家坦言,单车L4其实很难实现,最终自动驾驶软件都是需要上云,然后通过5G技术实现单车和云端的互联。如果可以那样,那自动驾驶软件算法也有望和ChatGPT一样,得到更大算力的支持。彼时,将ChatGPT背后的AI算法和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做一种结合,才会有一定的意义。但当下来看,一切都还太早。

 ChatGPT很难跨过伦理难题

正如ChatGPT自己回答的,它对于车企的赋能并不是万能的。除了上文我们谈到的自动驾驶以外,隐私和伦理问题成为影响ChatGPT未来在汽车行业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隐私问题。最近全球范围内对于ChatGPT的使用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在国内,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出倡议,倡议从业人员谨慎使用 ChatGPT 等工具;而意大利更是成首个禁止ChatGPT的西方国家。其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深深的顾虑。对于车企来说,如果引入ChatGPT或者其他类似工具,那很有可能面临比较类似的情况。在OPEN AI没有能够得到各国政府谅解的情况下,贸然引入ChatGPT在当下很有可能触发各国执法机构对于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审计。

伦理问题。这个不仅针对ChatGPT,对于所有的AI工具来说,伦理问题都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以自动驾驶为例,我们非常熟悉的哈佛课堂的一道伦理难题,是关于火车难题的讨论,一辆向前行驶的火车失控了无法停下,即将撞死5个人,而刚好轨道有个岔道,这个岔道上也有一个人,就是要么死5个,要么死1个。对于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来说,这个难题同样存在。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在没有办法从哲学或者法律角度解决相关问题,自动驾驶其实很难真的在乘用车市场全面铺开。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学习人类的行为处事的模式。在人类自己都面临很多难题无解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依靠AIGC工具来替我们做出很多生死攸关的决定呢?而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应用科学大学科学家研究团队将相类似的问题变换了 两种措辞问了ChatGPT,最后得到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对于车企来说,要让ChatGPT对于很多生死攸关的问题做决定时,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决定最终的后果,都是需要车企来承担。

图片6.png 曾几何时,“元宇宙”和区块链这些技术也是受到国内车企追捧。但前者更多只是以一个虚拟游戏的形式存在;而后者更多被用在了零部件追溯上。它们对汽车行业产生的革命并没有之前预计那样大。所以对于车企来说,在积极引入相关概念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未来实际可以落地的产品。在ChatGPT和其他类似的AICG产品上,车企同样需要保持比较高的清醒程度:不能不闻不问,但也不能一哄而上。人工智能对于车企的赋能,不仅仅在ChatGPT这样的工具上,在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技术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影子。车企要想掌握人工智能,还是要结合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来看,逐步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才能真正比较好地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和AIGC目前还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汽车,和人们安全出行息息相关,而这个本身和写论文或者做PPT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作为车机对话,ChatGPT面临的压力还不是很大,但是真的要和自动驾驶结合在一起,那ChatGPT以及其他AIGC工具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你所在的频道资讯财经